查看原文
其他

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9.2《常见的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》微课视频 | 课件 | 课课练 | 导学案 | 教案

点右边关注我→ 绿色圃四年级资源 2021-08-08


电子课本

图文讲解

同步练习

参考答案

导学案

教学设计

数的运算

教学内容:教材第 6~9、13 题。

教学目标:

1. 通过复习, 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,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,

能正确进行计算。

2. 通过复习, 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, 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

数量关系解决问题;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。

3.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教学重点 :回顾、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。

教学难点 :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
教学准备 :课件

教学过程 :

一、谈话引入

1. 师: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,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

呢?

2.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。

二、交流共享

1.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。

( 1)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?

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,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

齐;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, 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;

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。

( 2)计算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时,要注意什么?

计算乘数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

法相同,即:可以先用 0 前面的数相乘,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,

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。

2. 复习积的变化规律。

提问: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?

一个乘数不变,另一个乘数乘几,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。

3. 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。

提问: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?

( 1)价格问题:

总价 =单价×数量

数量 =总价÷单价

单价 =总价÷数量

( 2)行程问题:

路程 =速度×时间

时间 =路程÷速度

速度 =路程÷时间

4. 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。

( 1)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?

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、 开机键、 关机键、 消除键、 运算符号键区、 等号键、

数字键区等组成。

( 2)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,一般有哪些步骤?

用计算器进行运算,先按开机键,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,最后显示

计算的结果。

三、反馈完善

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106~107 页第 6~9 题、第 13 题。

1. 第 6 题。

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,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。第二组的变化情

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,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。

练习时,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探究, 从而得出:一个乘数不变,

另一个乘数减少几,积就减少“一个乘数×几” 。

2. 第 7 题。

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。

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,再组织集体讲评。

3. 第 8 题。

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,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。

4. 第 9 题。

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,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

数,再通过观察、比较,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,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。

5. 第 13 题。

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。

四、反思总结

通过本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还有哪些疑问?

五、课堂作业

《补》


解决问题

教学内容:教材第 10~12、第 14~18 题。

教学目标:

1. 通过复习, 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, 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

行简便计算。

2. 通过复习, 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, 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

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,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
3. 在复习的过程中,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,树立学习的信心,培养良好的

学习习惯。

教学重点 :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,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。

教学难点 :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
教学准备 :课件

教学过程 :

一、知识系统整理

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。

1. 复习运算律。

( 1)提问: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?用字母怎么表示?

师归纳板书:

加法交换律:a+b=b+a

加法结合律:a+b+c=a+(b+c)

乘法交换律:a×b=b×a

乘法结合律:a×b×c=a×( b× c)

乘法分配律:a×( b+c)=a×b+a×c

( 2)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?

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,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。

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。

2.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。

提出以下问题:

( 1)同学们,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,它是什么呢?

( 2)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?

( 3)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?

二、查漏补缺训练

指导学生完成教材“整理与复习”第 10~12 题。

1. 第 10 题。

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, 加深学生对各

种运算律的认识。

2. 第 11 题。

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。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, 再组织汇报交流。

其中,“ 329-186-14”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,再相减,也就是

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。而“ 630÷45”可以转化成“ 630÷9÷5”来

进行简便计算。

3. 第 12 题。

解决实际问题, 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

进行简便计算。“394×21”和“ 102×37”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。

三、综合运用提升

指导学生完成教材“整理与复习”第 14~18 题。

1. 第 14 题。

解决“相遇问题” ,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“相遇问题”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系。

2. 第 15、17 题。

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。

练习过程中,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,再组织交流和评价。

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,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。

3. 第 16、18 题。

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,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,

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。

四、反思总结

通过本课的学习,你有哪些收获?还有哪些疑问?

五、课堂作业

《补》

怎么获取配套导学案、练习等资料?

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

免费领取方式

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

关注后发送消息“苏教121

即可领取全套资料


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后台回复关键词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